每到用餐時間,就愁找不到好吃的。康樂意小吃店是知名的包子店,慕名已久,但是離家太遠,每回去總是撲空。後來無意中發現它離我常去運動的會館不遠,便趕著運動畢前去。第一次去時包子已售完,只好點了豆沙包和一碗餛飩麵解解饞。

 

  豆沙包非常甜但不膩,我不愛吃甜,一個吃完竟意猶未盡,而老麵桿出來的包子皮也真是爽口。

  據說它的餛飩是正宗溫州餛飩,顆粒大、皮皺。我很不喜歡吃那種小小一顆的餛飩,沒感覺、沒味道。吃過石牌的蕭記大餛飩,深感「這才叫餛飩」,此後成主顧。

但是,康樂意的餛飩麵實在難吃,湯裡一股味精死鹹,麵條也死死的,餛飩其鹹難以入口,沒吃完我就付帳走了。

 

沒吃到它的包子總是不甘心,第二天趕了個早,專程去吃肉包和菜包。雖然個頭小,滋味確實獨到,可以多吃不膩,憑心而論不是我的口味,但不能否認是好物。為何它要賣麵?把做麵的時間拿去都做包子不是更好嗎?這點我百思不解。

 

談吃是很主觀的事情,某人覺得美,必有人覺得醜。但有些東西就不是口味問題,比如說過鹹、不新鮮、調理方式不正確…那樣的東西說它難吃,絕非口味不合,而是真難吃。

 

康樂意的麵就是難吃,包子只能說不是很合我胃口,但做得好,皮極佳,缺點是肉包子冷了之後,湯汁極油而且會滴(不會全被吸到皮裡倒算是優點),能再清爽些否?菜包的餡似覺少了一點,再多一點點應該較吃得出青江菜香。但有人不喜歡青江菜的一股淺淺土味和腥味,也或許會排斥。反倒是我幾乎不吃的豆沙包,出乎意料的好吃。

 

曾有位開過餐廳的人對我說過,湯包好吃的秘訣就是在湯包餡料裡塞一沱豬油(噁!),等湯包蒸熟後,豬油融化,一口咬開湯汁又油又香,必定令客人讚賞不已。當時心中默默自語:「這間餐廳開不久。」再問,果然早就關門大吉了。

 

這種炒短線的「秘訣」,處處皆有,尤其開餐廳者,為求獲利,降低成本,就用這些旁門左道,做出來的菜只能騙過糊里糊塗的吃客,也不會有什麼口碑可言。

 

但是,有許多有口碑的餐廳,卻也令人卻步。近來聞名的幾間餐廳,除了「份量大」以外,無一優點,似乎是專為了餵豬而開的。凡是以份量大又便宜為號召的餐廳,根本連試都不用再試‧因為老闆不用心,除了大以外,沒有多費心思讓大變得好,光是大而無當,偏偏門庭若市,排隊的都是貪小便宜,不顧品質,傷胃更傷味。

 

真正好的小吃份量不用多,口味不用重,小小的一只馬叔燒餅,小小的一碗搶鍋麵,那是用心的食物,小吃中見誠意,才真正值得排隊,才叫便宜又大碗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n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